李峰当然知道进入管理序列和五级部门主管的位置都是对方扔给自己的饼。
至于吃完了还有没有下一个就得看自己接下来的表现了。
此刻他敲下回车键,三张时间轴图表跃上屏幕。
“我们一直在用空间维度切割系统,”李峰的激光笔在“秒针系统”上划出红色轨迹,“但海关总署的案例证明,业务实时性才是解耦的核心标尺。”
“又是实时性!”总爱挑他刺的架构师王鹏的声音里带着不耐,“去年订单管理系统崩溃就是因为实时同步过载,你忘了?”
但陈默却每次都会鼓励王鹏多说话,因为他害怕自己患上重生者自大的毛病,也想听听各种不同声音。
李峰起身时,目光扫过今早他随手画的“时间维度分割工具”原型图。
作为亲历者,他记得2015年6月那个暴雨夜,订单管理系统在峰值压力下瘫痪的场景,当时物流中台和支付中台的耦合导致华东区服务全面崩溃。
“所以我们换个维度。”李峰调出石英钟的3D模型,指针在虚拟空间里缓缓转动,“秒针是实时交易系统,分针是核心处理层,时针是定期报告系统。就像这三根指针,它们共享轴心,但轨迹不同。”
早知道正确答案的陈默装模作样的点头,而赵坤却惊诧的说道:“你是说按数据更新频率划分边界?”
…
时间回到2015年12月15日晚上九点,华兴坂田G区19楼解决方案部办公室。
窗外的梧桐叶在寒风中簌簌作响,李峰盯着白板上杂乱的数据流图,咖啡杯里的蒸汽袅袅升起。
这是他加入项目组的第39天,面前的《ERP系统关联矩阵表》上,红色标记已经覆盖了三分之二的区域。
“李工,业务部门又退回了三次需求文档。”助理小张抱着一摞文件推门进来,“他们说采购模块的接口变动会影响月底的供应商对账。”
李峰揉了揉眉心,三个月前,他还在解决方案部跟着斌总做系统切换。
如今却要面对这个如同一团乱麻的渡河项目工作。
“把去年订单管理系统的崩溃报告调出来。”李峰突然开口,“还有2014年财务月结延迟的案例,他们当时是怎么处理数据积压的?”
小张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