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吏治”几点思辩及本书背景的说明(8/8)
底色 字色 字号

“文学与吏治”几点思辩及本书背景的说明(8/8)



    所不同处在于,唐玄宗任用的姚崇是一个治乱能臣,不只解决了功高欺主的功臣群体,更将开元初期的混乱政治导入正轨。而唐中宗选择的武三思则是一个添乱老贼,解决完神龙五王之后,便一起放飞自我了。

    按照这种观点,得亏武三思没啥才名,也很难跟张说联系起来,否则所谓的“文学与吏治之争”,早在中宗朝就该爆发了。因为神龙五王多是狄仁杰所引,正符合吏治的定义。

    其实张说、郭元振等人,他们除了被用一个牵强的“文学”概念联系起来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统一的身份,那就是唐玄宗的政变功臣。

    抛开所谓的“文学”概念不谈,把这几人对标神龙五王,事情立刻就变得通顺了。这几人在政变结束后也掌握了朝政大权,并且流露出恃功而骄、妄想左右唐玄宗的意图。

    有关开元十四年这一场政斗,以及发生在开元年间其他的中枢斗争,有一种观点叫做文学与吏治之争。

    很多人在这一视角框架下去总结和解释开元时期的中枢政局,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和反对。

    简单说下我的观点,我认为这种观点既不准确,也不全面。

    收藏方便阅读http://m.39j.net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