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嗣来到易州,与李处温一番交谈后,两人竟不谋而合。
——赵良嗣不知道的是,当初李处温出使赵宋王朝时,赵俣就派人跟他接触过,想让他做内应。
当时,李处温就很心动,可那时他对辽国还有期待。希望换了皇帝之后,辽国的政治环境能变好,他能得到重用,所以没有答应赵宋王朝的拉拢。
不想,耶律延禧还不如耶律洪基。他更昏庸,以至于辽国的政治环境更差,汉官彻底没了出头之日。
这使得李处温对辽国绝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处温才和赵良嗣约定一同去投赵宋王朝。
加之,李处温一家老小又都在易州,宋辽开战在即,身为双方交战前沿的易州,肯定会被卷入其中,李处温正在为出路而发愁。
如今,有赵良嗣引荐,赵良嗣又将赵俣一通夸赞,李处温下定了投赵宋王朝的决心,他说:
“你我二人应立即派人去雄州,联系陛下,向他申明我一家南归之意,待宋军北上来到易州时,我们杀尽城内契丹人,里应外合,献城归宋,你意如何?”
赵良嗣说:“大善!然派谁去雄州?此事干系重大,此人须十分可靠方可。”
赵良嗣知道,他回去,李处温肯定不放心。
而且,赵良嗣也怕,他走以后,李处温再反悔,所以才让李处温派人。
李处温没有任何犹豫,就派他亲弟弟李处能连夜带着赵良嗣的书信去了雄州。
这天,赵俣正在和李琳、张纯、曾布、韩忠彦、苏辙、蔡卞、郭成、种朴、孙路、宗泽、王禀等人研究燕云地区的地形。
——之前他们还亲自登上热气球带上千里镜从天上俯瞰了整个燕地的地形。
突然有人来报:“启奏陛下,门外有个叫李处能的人想要求见陛下,说是有要事相告。”
张纯一听这个人名,立即就冲赵俣点了点头,示意这个人能见。
李彦和陈遘也都向赵俣禀报,李处能是李处温的亲弟弟,可以一见。
赵俣也知道历史上李处能投过赵宋王朝,后来被赵桓君臣送给了金人,所以他很痛快地说:“教他进来罢。”
李处能进来后,立即将赵良嗣的书信交给赵俣。
李彦代赵俣接过赵良嗣的信,仔细检查过,没有任何问题,才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