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赵良嗣刚投到赵宋王朝,赵俣这位赵宋王朝的皇帝,就亲自接见了他。
这让赵良嗣大受鼓舞。
更让赵良嗣没想到的是,赵俣竟然特意抽出一个时辰跟他聊了聊辽国的局势,以及充分听取了他对辽国的看法。
过后,赵俣想给马植赐国姓“赵”,喜欢给人起名的张纯,在桌子底下写了“良嗣”这两个字,赵俣看见后,便顺势给赵良嗣起名“赵良嗣”。
赵俣给赵良嗣封了秘书丞,让他当自己的高参,并表明,只要他能立功,自己必不吝啬封赏。
赵良嗣深受感动,他深知自己虽心怀壮志,却曾一度在辽国被埋没,如今得遇明主,自是誓要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他跪伏于地,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陛下如此厚待,微臣定当倾尽所能,为陛下收复易州。”
北宋初期,涿、易二州犹属于赵宋王朝所有。
直到端拱元年,辽军再次南下,定州守将李继隆将易州静塞骑兵调至定州,涿州和易州的大部分土地被辽国攻取,旧易州所属各县只剩遂城为赵宋王朝所有。赵宋王朝在此地置安肃、广信二军,得满城南境以益保州,易州大部分土地从此在赵宋王朝的版图中消失。
如果赵俣这次北上能将易州夺回来,虽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但好好宣传一下,赵俣的威望绝对会如日中天。
没说的,赵俣对赵良嗣说:“若爱卿为朕收复易州,朕必不负爱卿。”
除了这样的承诺,赵俣又给赵良嗣带上了足额的一千斤蒜头金,让赵良嗣拿去打点。
赵良嗣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昂与忠诚。他深知,这是赵俣对他无条件的信任与期待。他铿锵有力地说:“微臣定不负陛下厚望,誓将易州之地,重新纳入我大宋版图!”
很快,赵良嗣就跟宣抚司要了二十个人、二十匹马带着黄金前去易州。
赵良嗣之所以有信心将易州纳入赵宋王朝的版图,那是因为目前易州的守臣是李处温。
赵良嗣在辽朝时与李处温结成莫逆之交。两人见耶律延禧失德,曾想一同南奔赵宋王朝。两人还曾于燕京北极庙拈香为盟,欲共图灭契丹。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良嗣确信,只要他去找李处温,李处温一定会带着易州投降赵宋王朝。
易州在燕京西南方,大约有二百多里路。西去崇山峻岭,东望一马平川,因一条易水而得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