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进军纺织业(3/6)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95章 进军纺织业(3/6)

们就什么也没有了。”

    徐静仁当即说道:“我会想到办法的”

    他的压力也很大,周家有三成股权,张詧后人也有股权,他持股不到一半,若是不小心,他还真有可能让博益纺织卖给日本人。

    “好,我希望静仁老弟为股东们考虑,不然,你也别怪我们其余股东联合起来。”

    “我会想到办法的”

    只是,如今国家经济如此糜烂,纺织业又如此低迷,谁会接下这个烂摊子呢!

    平安银行大厦的办公室,陈光良看着报纸上的新闻,正在思考‘商机’。

    这个博益纺织也出现问题,但其两家工厂都在租界内,显然是值得投资的。

    为什么如此说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明年(1936)华夏经济将恢复正常,纺织业业开始回暖。事实上,今年(1935)底发行的法币,初期是得到英国、美国等的支持(不包含日本),其中英国甚至让所有英国银行向南鲸政府交出储备白银(即储户的白银,不包含银行自有资金),以支持法币,其余国家见状,也纷纷跟随。

    其次,第二次淞沪会战后,沪市虽然被日本占领,但租界却属于‘万国’,所以日本人无权收缴租界的华资;届时,本身个商品价格就会上涨,租界的纺织品也可以通过香港、海防这条贸易线路,卖到国民区,甚至军需品也需要租界的提供。

    最后,只要在太平洋战争前,处理好租界的资产,那么问题就不大。

    基于以上三点,陈光良就打算让平安银行和其个人资本,介入纺织行业,既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增加抗战的底蕴。

    随后,他将夏高翔、叶熙明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这个博益纺织陷入困境,正在遭受日本纺织的恶意收购,你们安排人去一趟,考察一下。如果合适,平安银行和我个人的资金,可以买下这家纺织厂。”

    平安银行资金充裕,假设所有散户都来挤提,也就1100万的额度,但现在平安银行的现金储备是2000万的样子。

    两人大吃一惊,老板居然动了投资纺织业的心思。

    叶熙明马上说道:“老板,银行投资纺织业,怕是不太合适。更何况,现在纺织业倒闭潮还没有开始,我们这个时候介入,怕是把钱扔进了臭水沟。”

    陈光良坚决的说道:“任何一项产业,必然是有波动和起伏,低潮时吸纳,很难亏损。更何况我研究了一下,博益的两家厂都在租界,是理想的投

本章第3页/共6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