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山田秀一便带着人离开。
山田离开不久,博益纺织的另外一名股东周扶九的五子周锡藩,找到徐静仁。
周扶九(1831~1920),近代华夏扬州最大盐商、近代华夏金融家、上海滩地皮大王、上海滩黄金巨子、近代中国实业家,其资产达5000万两白银,富可敌国,是中华·民国初期的华夏首富。
其本身有六个儿子,但有三个儿子早死和夭折,另外三名儿子又不成器;周扶九也有11个孙子,但同样无一人成器。
当然,这样的家庭只要不出‘创业’和‘赌徒’,钱基本花不完。
据说后世周扶九的后人,有去香港、台岛的,也有留在内地的,到1950仅他其中一个儿媳存有一张地契就有三万亩棉花地。到1966年初,最后发放公管房屋定息时,当年仅他其中一个孙儿媳一房拿到一个季度的定息就是二万四千元,故有人称周扶九的家产富可敌国。
周锡藩故意试探性的问道:“静仁老弟,听说有人愿意出价买下博益纺织?”
他是周扶九的五子,做过七品小京官,但为以巴结肃亲王,加上嫖赌,先后耗费家财100万元。
周锡藩还有个纨绔儿子,叫做周孳田,因为是周扶九的‘三孙子’,人称“周三”。
上海滩有“周三盛四”的说法,‘盛四’是盛怀宣的四子,他们是上海滩的一对活宝,他们经常在上海滩跑马聚赌,日斥万金。
徐静仁脸一黑,说道:“是日本人,不过我已经拒绝了。卖给谁,也不能卖给日本人,是要造人唾弃的。”
周锡藩连忙说道:“静仁老弟呀,这博益纺织厂一直经营不善,最近两年更是如此。再不及时出手,我们一分钱也拿不回来不说,那么多纺织工人失业,还不闹出大乱子来。”
当年,周扶九也是博益纺织的股东之一,故留给后人约三成股权。这部分股权,就传给了五子周锡藩。
而周锡藩自然不想打水漂,故做了日本人的‘内应’。
徐静仁明白了,周锡藩这是做了‘汉奸’,他愤然说道:“周锡藩,我说过,卖给谁也不能卖给日本人,这是汉奸行为,是要遭到华夏人唾弃的。”
周锡藩被吓一跳,随后稳定心神的说道:“谁说是做汉奸的,卖个纺织厂就是做汉奸了,那申新七厂不马上也要落入日本人之手嘛!更何况,就算不卖给日本人,你总得为股东们考虑,真要破产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