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在超神,穿越早了(3/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章 人在超神,穿越早了(3/5)

的人去用法语搞计算,淦!还不如让我算4x20+10+7呢。

    三个制度,直接得罪了士农工商中的三个,不搞你搞谁。

    那季末有解决办法吗,诶,还真有,也多亏这几千年的历史了,该见的不该见的他都见识的差不多了。

    书同文很难没错,但改变一个地区的语言这种事,他可太知道怎么搞了。

    首先是上层建筑,诸子百家。

    作为识字中的大多数,百家出来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几国的语言,而他无疑是改变文字的一的难题。

    但也只有他们都使用这一国的语言,书同文才好做下去。

    那么季末是怎么做的呢?

    科举制!

    至于下层,呵,成年人难搞并不意外,但小孩子可就不一样。用一代人来达成这一目的,在季末看来,不亏。

    况且教书育人的时候教什么还不是秦国说了算。

    而教书育人的人哪来?答:老秦人。

    因为有秦墨这一脉的存在,造纸术,印刷术,一点点完成书籍的普及,从参军到从政的一条龙。

    当然,具体实施起来的话,还多亏李斯,韩非,萧何,陈平,张苍……。没办法,真让他自己上,累死也搞不出来啊。

    至于统一度量衡?倾销了解一下。

    别人不知道技术的重要性,他还能不知道吗。

    墨家的一脉,鲁班家都在秦国,比技术谁比得过他呢,如果想跟上来,很简单,忘记其他的度量衡就行了。

    至于商人,呵,打的就是商人!士农工商,鄙夷商人简直不要太政治正确。

    当然,如果只是这三条想治理好一个国家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像原本1天运送1000米的货物,现在运送10000米,那是把时间x10就了么?

    不能啊,万一哪段路坏了呢,万一下大雨延误呢?这都需要解决。

    也幸好,古代人只是见识少,不是傻,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多也有相似的案例。

    像是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都讲了不少道理。

    而季末要做的,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并指明一个大概的方向。

    农家研究农作物,培育种子;道家观测天气,勘探地理;医家发展医术;墨家研究科技;兵家整合军队;小说家推动下里巴人的思维转变;儒家、名家、法家在朝堂上日常撕逼……

    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

本章第3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