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太子这是要在高丽再开个朝廷?(3/6)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6章:太子这是要在高丽再开个朝廷?(3/6)

    长孙无忌很是感慨。

    原本魏王党势力壮大,在大唐影响力飙升,太子那边,显然比之魏王难以争夺。

    毕竟人在辽东,等于是把大唐境内拱手相让。

    可谁知道,这么一搞,五姓七望的学子们也忍不住了。

    毕竟大家都是读的圣贤书,为君分忧乃是本分。

    哪怕是德高望重的族内长辈,也没有说可以拦着族中子弟晋升的道理。

    这样一来,反倒是对五姓七望形成了打击。

    大量的族内子弟外出,以至于对当地的影响力削弱。

    却偏偏是大势所趋。

    “确实有几分釜底抽薪的意思。”

    李世民赞同的点点头。

    这对于五姓七望的打击很大,往前当官,都是要搞投行卷的,把控了选官权,阻碍了寒门学子的晋升道路。

    太子却另辟蹊径,把科举都给绕过去了。

    但如今这局势,便是再有德学之人,也挑不出个理来。

    这可是教化之功德。

    大唐这边也没有办法给高丽,新罗提供这么多的官员过去,太子降低选官的门槛,亦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谁叫世家门阀垄断知识,提高书本售价,让天下读书人这么少了。

    “只是太子这任命下的官员,是否稍微多了些。”

    “按照如今太子对外的说法,高丽新罗之地,所需官员缺口,尚且有一万三千余人。”

    “观我大唐,全国上下官员,也不过才七千余人。”

    房玄龄开口说道。

    后世西方经济学倡导‘小政府,大社会。’

    唐朝这个版本,似乎非常符合。

    李世民算得上史上最为精明的治国者之一,他让富人出钱养官,让地方出钱养兵,这样朝廷财政的支出,就变得很少,就有了‘小政府’的概念。

    李渊开国之后,把一切山泽税、盐税统统废罢,之前由国家专营的盐、铁、酒等产业全数放纵民众自主经营。在农业税方面,唐代的税收是取五十分之一,远低于西汉的三十分之一,徭役则是每年二十天,也比前朝要少。

    李世民即位后,当月就颁布诏令,把潼关以东的关卡全部停废,以让货物自由流通。

    有唐一代,还停止了商税的课征。

    唐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六部制,比汉朝的十三曹整整少了七个部门,是一次很大的部门精简。李世民用官非常之少,贞观年

本章第3页/共6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