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多进点。这念头一起,他撒腿就往外去。
怪不得这么卖力,原来是卖书的!茶客们笑,却不耽误买。毕竟不贵,买来看看当个消遣。
说书人翻页,念得更卖力了,“残灯照影形骸瘦,一枕黄粱尽成灰。”
茶客们纷纷凑近,只见册子封面上有用和书字体写的“青青闲话”四个字。
但见那“青”字起笔如竹叶含露,收锋处却似燕尾掠水;“闲”字门框内一点朱砂,活像谁家小院门扉上褪了色的春联。
堂下有那等喜诗词的儒生,听得莫名心都碎了一半,上前一步问,“可否借与我一看?”
说书人扬声道,“这本是我自己掏钱买来收藏的,公子若要看,也自己买一本吧。”
说完,就有人抬上一摞书摆在一旁。
临窗一位青衣书生突然冷笑,“怕不是沽名钓誉!”
说书人却不恼,只摇头晃脑念,“长夜跪尽骨血寒,从此人间无春晖。唉,好个从此人间无春晖!”
与此同时,京城茶楼雅舍间忽地流传起一桩奇闻,竟与那才子之死的故事如出一辙,人人都在议论。
几乎所有说书人都在醒木一拍后,拿钱办事说话,“诸位可知,那池家大少爷是名动京城的才子,他夫人其实也是个深藏不露的才女?”
说着,说书人从袖中抽出一本蓝布封皮的精致小册子,又神秘说,“若想探知池家秘事,想必得从这本《青青闲话》入手。”
收藏方便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