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光闻声抬头。
然后在这位卖老鼠药君错愕羞窘的目光下,李瑶光越过朝着自己投来遥遥目光的众摊贩,自顾自走到银杏树下,选了处青石洁净,面街,且有过道通来的地方站定。
而后这群摊贩就看到,这小小孩童卸下身上的背篓,弯腰在背篓两侧前后一摸索,不知怎么咔咔一番操作,眨眼间一个小小的案机,一张小小的椅子就这么显露人前,硬是看的众人咋舌。
这还不算夸张,更夸张的是,就见小家伙最后把书箱边一直插着的棍子一拔,一抽拉打开,把手中杆子往书箱边加装的空洞一插,众人愕然发现,感情这哪里是什么棍子?明明是把油纸伞啊!
“小子初到贵宝地乍到,干的是说书的活计,新来不懂规矩,还请各位前辈多多照拂,小子在此先行谢过。”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啊。
众人一听,得,原是说书的啊,与他们的营生都没干系,于是众人或点头,或笑笑,或回礼,而后默默的收回视线,继续自己的手头的事情去了。
条件有些苛刻,好在她曾经来过,心里倒是有点谱。
路过包子铺的时候,递上手里最后一枚通宝,问了价,外城肉包居然与内城馒头一个价,李瑶光狠狠心,也不过舍得买了两个大肉包而已,捏着找回的六枚铜钱仔细的收入囊中,把包子塞背后的书箱,复又背起,便飞速往自己心仪之地赶。
这是一处三岔街口的位置,不过因着一面紧邻居民区,前人在此种下一株银杏树,如今树大百年,占地到广阔,足足占据了整个街角,为护老树,周遭铺面房舍都隔的极远,且官府还运来青石,在树下围了一个大大的圈。
只是这天瞧着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啊?只能说,这小子看着人小,人家装备还挺齐全。
察觉到众人默默打量自己的目光,李瑶光收回落在油纸伞杆上的手,轻轻拍了拍,而后朝着打量她的诸人拱手一揖。
对方立马翻了个白眼,气呼呼的送了她一句,“那不然呢?”
李瑶光好笑,抬手指了指他们背后内里银杏树下的位置就笑:“伯伯放心,我是去那,不占您的位,这就走,伯伯自便。”
要说书,其实该是人们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