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本土的三位官员相比,最了解实际情况的科恩总督反倒更谨慎,没有直接回答赫尔蒙特,而是把问题扔给了奥兰治亲王,且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实际上他才是被蒙在鼓里的人,这次亲王来访根本没提前通知,也不在计划之内,直到护送船只距离巴达维亚两天路程时才被提前抵达的商船告知。
而亲王是来做什么的,欧洲那边又发生了什么事,他知道的还不如大明皇帝多。只听说大明海军在太平洋东侧袭击了西班牙舰队,造成了很大损失,为此还去酒馆里请客庆祝了一番。
直到抵达通州驿馆才从席尔瓦大学士嘴里听到些内情,可仍旧不相信奥兰治亲王是来替西班牙王国向大明帝国讨公道的,这不成亲者痛仇者快了嘛。
“当然,我只是替欧洲君主们向大明皇帝提出些建议,荷兰共和国与大明帝国有着几十年的友好合作基础。不过皇帝陛下的这份计划太过草率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国的不同需求,包括荷兰。”
对于科恩总督的眼神奥兰治亲王心知肚明,外加满嘴的苦涩。他也不想和大明帝国闹翻,可这些年大明帝国不断在亚洲扩张势力,已经影响到了欧洲各国的发展。
这还倒在其次,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前没人能顾得上亚洲。可染指新大陆就另当别论了,欧洲各国在上面打得头破血流,是亲戚之间的分赃不均,说到底肉最终还是烂在了锅里,多吃一口少吃一口的区别。
但大明帝国来插一脚性质就完全变了,堂兄表弟外甥侄女嫂子小姑子们必须不能让肥水流进外人田,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胳膊肘向外拐,很可能被视为欧洲的公敌。
荷兰这些年确实从亚洲赚取了海量财富,这才有了阿姆斯特丹取代巴黎的说法,也造就了共和国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不过荷兰再怎么富裕毕竟是个弹丸之地,之所以敢和西班牙撕破脸还是看准了法国人的态度,并得到了法国、英格兰、丹麦、瑞典和部分德意志贵族的暗中帮忙。
如果把这些国家和诸侯全给得罪了,不用人家反戈一击,只需表明中立态度,再睁只眼闭只眼假装看不见,用不了一年时间荷兰就会被西班牙从地图上抹干净,包括奥兰治家族。
为了家族的生死存亡,哪怕面前放着一座金山也得舍弃。没有大明帝国,奥兰治家族与荷兰共和国仍旧还能活着,只是收入少了些。
而在欧洲被视为公敌,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