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姜言的话,书摊的老板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可没有这个想法,我的书确实值这个价钱,没有乱要。
老板哪里敢承认啊!不过他的心里确实有这一种想法,看着姜言年幼就准备忽悠。
不过被姜言这揭发出来,还是矢口否认。
这让姜言心里暗自惊喜,不过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在这书摊里面姜言还找出来了七八本这样的封装的书籍。
看到这些书籍,姜言放下就决定把这些书籍全部买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的姜言就准备出门逛逛,顺便去给鲁奶奶买药。
临出门的时候听到自己奶奶说让自己去百草堂买药,吓得就是一个踉跄。
怎么百草堂也冒出来了。自己到底穿越到了怎么样的世界。
姜言蹲到一个书摊的面前在翻越上面的书籍,这里面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老式的线装书籍,上面的封面也是繁体字,对于这字体姜言可不陌生。
咦,药膳典方,闲来无厨,宫廷药典,看到这几本书,姜言心里暗暗吃惊,接着打开了这本药膳典方的书籍,这里面不是印刷的书籍,而且被别人用小楷精心写下来的书籍,拿着书扇扇,能够闻到一股墨汁的香味。
再打开看了一眼,书里面很干净一看就是被人用心的保养过一样。
那院子可不便宜,不过孙子,咱们不用买,我之后的房子都留给你,够住。
不是奶奶,我是这样想的,你看咱们毕竟干的是一件危险的活,我想怎么着也要给咱们自己留个后路,我看后面的别院就挺好,我把他们买下来,趁着改造的时候偷偷弄一个地下室,有什么事情咱们也能躲里面,要不然咱们在开一个门,晚上出去办事也方便不是。
听到姜言的话,鲁奶奶没有吭声,把补衣服的线用牙齿咬断,然后开口道。
不过随后这些都被姜言抛之脑后,他此时正在琉璃厂的地摊哪里闲逛。
琉璃厂大街位于BJ和平门外,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字画,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