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儒家之人是白眼狼?【求收藏追读】(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十章儒家之人是白眼狼?【求收藏追读】(3/4)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周青臣站出来,是对还是不对。

    如果不站出来,他们从此迈入大秦朝堂,天高任鸟飞。

    可,心里又觉得过意不去,对不起先贤,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那么站出来呢?

    虽然挽救先贤经典,使他们良心安稳,但刚爬出深渊,又跌进了低谷。

    这是何等的悲哀!

    “周仆射,我能问你几個问题吗?”



    然而,他们本以为最大的阻碍是李斯等人,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公子昊,提出了什么统一思想。

    好嘛,计划再次被打乱。

    



    这也是每朝每代都有儒家之人想复辟周制的原因。

    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族’先生,方孝孺。

    周青臣等人,起初也想复辟周朝的分封制,但始皇帝和李斯等人,都表露出了对分封制的排斥。



    所以,叔孙通提出了《吕氏春秋》里的分封制。

    就算始皇帝与吕不韦有过往恩怨,但吕学好歹也是秦国的正统学说。

    想来应该有不少帝国老臣站出来支持分封制。



    究其原因,主要是儒家的治国理念,与当时的统治者不和。

    春秋战国时期,以争霸为主,儒家的治国理念,虽然一学就会,但一用就废。

    谁用谁亡国,谁敢用?



    在老丞相王绾的支持下,他们才开始改变思路。

    你觉得周朝的分封制不行,那我就用秦国的分封制。

    



    在他们心中,周朝一直都是理想中的国度。

    甚至感慨自己生不逢时。

    



    所以,赵昊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犹如‘救世明主’一般。

    要知道,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开始,到孟子,荀子发扬光大,再到秦朝时期,大概两百多年的时间,儒家从未真正跨入过大国、强国的朝堂。

    



    这也导致,儒家学子非常自信,颇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觉得儒学才是正统学术。

    王道才是治国正道。

    还美其名曰的借鉴夏、商、周三代的王道治国理念,说服自己,说服别人。



    这也使儒家学子,大多都郁郁不得志。

    可奇葩的是,儒学却极为鼎盛。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