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昭字,不能去!(5k)(2/7)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六章 昭字,不能去!(5k)(2/7)

 既然能杀了鸡,自然也能杀猴!

    “黄景说是刘相公指使的他。”江昭如实答道。

    果然!

    不少人齐齐望向了刘沆。

    御书房内出奇的安静,仅有赵祯轻轻的翻阅卷宗的声音。

    半响,赵祯沉声问道:“刘沆,你可有冤屈辩解?”

    刘沆!

    而非刘相公!

    甚至,连刘卿都不是!

    不少人心头凛然,已经知晓了结果。

    礼部尚书韩章微闭双目,举止自然从容,根本没有望向老对头的意思。

    “臣昏聩!”刘沆一步上前下拜,老泪纵横,双手捧下顶上官冒,置于地上。

    “可要是说老臣有异心,老臣却是死也不可认同。”刘沆重重一叩首,仰首哭道:“官家无子,则江山社稷为之动荡,文武百官劝谏几年,也不见官家有半分意动。”

    他长叹道:“老臣心忧社稷,触怒君王,老臣有罪!”

    这话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好心办了坏事。

    初衷是好的!

    言罢,刘沆重重一叩首。

    “啪!”

    赵祯面无表情,手上的卷宗丢在了书案上。

    这些个文官,真能折腾!

    就这样的场景,罪状都已经清楚,明明是算计君王,却愣是能说成心忧社稷,一副忠正的样子。

    赵祯抚了抚眉心,有些疲惫。

    难啊!

    百姓难,臣子难,他这个官家也难!

    “刘沆,你可受人指使?”赵祯沉着脸,起身走过去问道。

    审案的卷宗他已经看过,记载非常详尽。

    不过,这上面记载的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除了黄景又不止一次的说起了邕王,再无任何事关两王的记载。

    这也不奇怪,这种可能涉及两王的案子,既然已经审出了一位内阁大学士,几位审案官员不想往下深入的审,也实属常事。

    也因此,赵祯不尽信卷宗记载。

    当然,卷宗也有些参考价值。

    从卷宗来看,受审之时,黄景不止一次的说起了邕王。

    都已经受审,还敢说些“尧舜禹”的佳话,除了遭到更重的治罪,没有半点作用。

    从黄景言语断论,他要么是真心支持邕王,要么是兖王收买了陷害邕王的人。

    但无论是什么情况,都肯定有两王的手笔。

    “没有!”

本章第2页/共7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