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她觉得能帮上忙,就给“做一点儿”。不过嘛,材料得自己想办法,或者拿等价的布料、票证、稀罕物来换。
而且她精力也有限,不是谁来都给做,“得看眼缘和交情”。
嘿,这招“饥饿营销”放这年代,效果出奇地好。信息不流通,大家又特信“内部消息”和“稀缺货”。
一听是陆团长家媳妇弄的,还是“老方子”,关键是还不是想求就能求到的,那价值感,“蹭”一下就上去了。
果然,刘团长夫人很快又来了。
这次是带着她那位老姐妹的具体情况来的。林凤霞装模作样地“问诊”了一番,判断用养血安神膏正合适。
刘夫人一听,立马拍板,材料都不是事儿,只要能让她老姐妹舒服点,怎么都行!
过了几天,刘夫人过来拿走了几瓶膏方。又过了大概十来天吧,她再次登门,那脸上的表情,混杂着不敢相信的惊喜和实打实的感激。
“凤霞啊!你真是神了!我跟你说,我那老姐妹吃了你这膏,这才几天功夫,你看看,气色红润多了,人也有精神了,晚上觉也睡得着了!她呀,非让我一定得好好谢谢你!”刘夫人一边说,一边递过来一个包裹,“这是她自己攒的好布料,还有些工业券,说啥都要我带给你,你可千万得收下!”
林凤霞看着那厚实的布料和崭新的工业券,心里清楚,“凤霞出品”,这第一炮算是彻底打响了!
福气值噌噌往上涨,100.5+12=112.5点!
刘团长夫人这个活广告效果太好了。她在自己的圈子里稍微那么一说,得,没过几天,上门来找林凤霞“求膏”的人简直络绎不绝。
陆家小院的门槛,真真是快被踏破了。
林凤霞忙得脚不沾地,但脑子清醒得很。她可没被这“盛况”冲昏头。
依旧是老规矩,“限量供应”。
来人了,她都得仔细问问情况,看看系统里有没有合适的方子,再决定接不接。
这么一来,那些求不到的,反而越发觉得“凤霞出品”金贵难得;而那些得了帮助的,更是对林凤霞感激得不行,口碑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地散开了。
“活锦鲤”之外,大家又开始偷偷喊她“林大夫”了。
可人红是非多,树大也招风。
这不,眼红的人就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