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许承安的套路和推销小技巧(2/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百一十八章 许承安的套路和推销小技巧(2/4)

都是这个情况。

    大娘是经常去市场买菜的,对此表示很满意,随便挑了一包便付了钱。

    “谢谢大娘!”许承安让施秋晴帮忙找钱的同时,指着包装袋道:“你要是觉得好吃的话,以后可以认准我们的牌子。我们的黑木耳来自沧城阳平镇,镇上的黑木耳种植基地是沧城钦定的,位于大兴安岭林区,天然段木种植,品质绝对有保证!”

    这黑木耳的包装相比后世非常简单,上面全都是文字说明,印着产品名称、净重、厂家、地址和电话等字样,此外净重旁还有两行字:“缺斤少两,保退保换!”

    没有图片,就连所有文字都是相同的颜色,八零年代中期的塑料包装就是这样,能弄到就不错了,不能要求太高。

    许承安厂子主打的就是这种包装好的黑木耳,有半斤和一斤两种。

    他的目光看得很长远,一开始建加工厂就打算做品牌。

    比起散装投放市场,自然是带包装和牌子更容易打响名声啊,不然别人顾客买的是散装的,就算觉得这黑木耳好吃,又怎么知道是谁家的。

    “行,那我试过再说,好吃回头再买!”

    “好的,大娘,您慢走!”

    许承安费了不少唇舌,总算开市了。

    不过万事开头难,开了个好头,后面就好办了。

    那老大爷也整了一包,他也是老年人。

    省会人果然豪横,在场不少的老年消费者纷纷出手,很快就当场卖出了好几包,有一斤的也有半斤的。

    施秋玲不由得咋舌,偷偷对身旁的施秋晴道:“大姐,咋省会的大爷大娘都这么有钱啊,干耳在这边卖那么贵,一级品每斤都二十了,他们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我们沧城那边同是一级品才卖十五每斤!”

    “嘘,别乱说话!”

    施秋晴给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价格不同我们别讨论,千万可不能让人家听到了!”

    顿了一下,她才继续小声道:“省会能一样吗,这里的人有钱,出门个个都骑自行车!”

    施秋玲点了点头:你二姐夫还说过,省会很多人家里都有电视冰箱呢!”

    说到这里,小妮子又兴奋地道:“我们的黑木耳卖到省会准能挣很多钱,二姐夫真有法子,还让那么多人都跑来咱们展台了,不知道这次农展会能卖出多少!”

    “农展会卖出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通过这次机会让我们的木耳顺利打响进军省会市场的第一炮!”

    

本章第2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