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有一个好老师太重要了(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七章 有一个好老师太重要了(3/4)

房门打开,一位身材修长,外貌俊朗的士子走了出来。

    林大钦介绍道:“这位是小生同乡,姓郑名逸书,表字静轩。静轩兄诗书双绝,文采风流,尤擅论说!”

    海玥和海瑞见了,却是齐齐一怔。

    郑逸书不知道有没有认出两人,依旧表情冷淡地拱了拱手:“见过两位兄台,郑某尚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先行告退,望海涵!”

    说罢匆匆离去。

    这下林大钦也有些尴尬,但他性情一向温和,还为这位解释道:“静轩兄这几日确有要事,早出晚归,绝非有意冷落……”

    林大钦就是家贫,正巧说到,为谋生计,早早来广州塾馆任教职,为明年的乡试做准备,海玥笑道:“以敬夫兄的才学,别说塾馆任教,教导我们都绰绰有余了!”

    “岂敢称教导,不过是切磋学问,共求进益而已!”

    林大钦性情谦逊,被这位捧得脸都有些红了,赶忙道:“小生住在西来庵,厢房内还有空床,两位若不嫌弃……”

    之前他们进提学办前,里面的林大钦正在被书吏刁难,门口则有几名学子在观望,其中一个正是此人,当时微微低着头,一言不发,连好心提醒,让他们别进去触霉头的都是另一位。

    原以为外面的学子都是路人,结果竟有林大钦的同乡,居然如此冷漠地袖手旁观?

    海玥扬眉:“那就是正好还剩两张床位?”

    林大钦也笑了:“小生与二位兄台当真缘分不浅,若能同处一室,品茗论文,切磋学问,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之前那个兼职牙人的小吏,有一类介绍的住处,就是当地寺院。

    为了对士人示好,寺院收留学子往往是不用多少钱财的,最适合穷书生居住。

    西来庵的历史要追溯到南朝梁武帝年间,达摩西来弘化禅宗妙旨,从海上到达广州城外的珠江北岸,建此庵潜心苦修,开始广传佛教,故有“西来”之名。

    此庵建成后,历诸代多次修葺,传灯不绝,长盛不衰,等到了历史上的清朝顺治年间,又募资扩建,改名为华林寺,僧侣云集,成为当时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现在还没后世的那个规模,但香火同样不少,林大钦没有从寺院正门进入,而是领着两人入了后院,到了一处简陋但幽静的禅房外:“这间就是我的住处了,里面有四个床铺,我和另一位同乡住了两张……”

    “岂会嫌弃?走!走!”

    三人一路往城西而去,走了没多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