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或道他此举有贪恋权势、恋栈朝堂之嫌,可又有谁知,他心中并无半分对女色之念,只是冥冥之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直觉,觉着眼前这位女子,或许便是那能拯救景朝于水火之中的关键之人。
江月瑶久居远宁县,未曾踏出这方天地半步,故而并不知晓,整个大景朝的广袤疆土之上,民生疾苦之状莫不如此。
李家村之地,在她眼中或许已算得上是高产之域,可放眼景朝其他地方,那景象却是惨不忍睹,令人不忍直视。
田地荒芜,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之景时有发生。
倘若她当真有改良土地、提高产量的妙法,且能于全国上下推广开来,所能拯救的,何止是千千万万条鲜活的生命?
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可如今景朝,军队之粮草供应,还有那装备武器之精良程度,皆受制于人,处处掣肘。
朝廷之压力,如千钧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只要能寻得一解决之法,缓解这燃眉之急,那景朝之朝政,或许便能迎来一丝转机,重焕生机。
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李周氏一家却被这拥挤的人群硬生生地挤到了外围。
要知道,平日里男工们辛苦劳作一个月,薪资也不过四五文钱。
而江月瑶此次虽然只招两名纺织工人,但她不仅月给十文,还包三顿饭,这等优厚的待遇,简直是打着灯笼也难寻。
她们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眼神中满是对这份工作的向往。
裴大郎听闻,抬眸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娘亲,那眼神中既有对娘亲的佩服,又夹杂着一丝复杂的情感。
他定了定神,执起笔,神情专注地将报名女工们的信息一一登记在册,笔下字迹工整,颇有魏武遗风。
在另一边,许多人围聚过来,纷纷咨询田菁的种植信息。人
王素芬见势不妙,还想再争辩几句,却被衙役眼疾手快地堵住了嘴,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满脸的不甘。
这时,葛二妞扯着嗓子说道:“我觉得月瑶这法子行得通,咱们就信她一回,说不定真能让咱们过上好日子。”
李芳芳也在一旁点头附和:“就是就是,瑶瑶心地善良,不会骗咱们的。”
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