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季映波的工作之后,不能给到施压的一方,能去处理的方式一共就那么多。
控制不了王远,也不能限制王远,低声下气的上门求人也是最简单的。
在考虑到王远的情况,了解清楚也就不用去想那些,总有的事不会考虑,也无需去最坏结果。
只要能有的谈,就不怕在谈判的过程中双方还不能解决问题,也不怕在过程中解决不了麻烦。
这也是很难获得的机会,不需要在去考虑那些声音,有的事情就会不太一致。
“季映波同志,听听你在说什么?”
“干部监督室来到汉东,不是听你说这些!”
“看到干部监督室的证据就要迫不及待的站出来拒绝,你说合适吗?”
“什么事都不好处理,也没办法去处理,干部监督室来到汉东要严格调查,不会冤枉干部,也不能放任干部!”
“季映波同志,你和省纪委让组织失望了。”
想要反驳?
有理由吗?
任何犯错都是有条件的,不用去考虑外面的声音,无需在意外面的流言蜚语。
老纪委都知道随着规则出炉,任何举动都需要做到有理有据,内部都有相应的规矩。
头上还有中纪委惯着,也能看得出干部监督的规则和压力,也就不再是跟过去差不多。
真正看到证据,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死了!
干部监督室表面上的调查不是重点,暗地里对省纪委的调查半点没放松,始终都抱着强度最大的方式调查。
跟干部监督室一起商量,不用在去考虑利弊,直接堵死他们最后的退路!
不具备长此以往去尝试的决心,让谁来都是如此,压力也就不用去考虑。
拿出确凿的证据也就能看得出不同,不再是跟过去差不多,能带来的压力也始终存在。
有证据的干部监督室说话也会很硬气,对上一位省纪委书记也半点不客气。
中纪委监督很重要,不能忽视干部监督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还在不断的收尾,没有拿出证据他也是不会认的。
内部监督到来打的季映波措手不及,过去都是他们去监督干部,很少有干部要监督他这位省纪委书记。
在工作能力的范畴自认不输任何人,只要在工作能力上不输给谁,就不带怕的,也不会在意会不会犯错。
犯错的位置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