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太阳系曾经的大真相(2/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一章 太阳系曾经的大真相(2/4)

行一周天,每年差不多行经一次(全天分成十二次),古代用它来纪年。”

    “土星也称镇星或填星,因为它大约28年运行一周天,一年镇守一宿(中国古代把全天分成二十八宿)。”

    “这就是肉眼能看见的五大行星,中国古代统称它们为五星,再加上太阳、月亮总称为“七曜”。”

    “古希腊人称天空中最明亮的五颗天体(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为行星,意思是漫游者,这是行星一词的由来。”

    “天王星距太阳约29亿千米,体积是地球的65倍,仅次于木星和土星,在太阳系位居第三。它的直径为5万多千米,是地球的4倍,质量约为地球的14.5倍。”

    “海王星是一个气态行星,虽然拥有一个质量与地球相近的石质内核,但主要部分由冰壳和气体组成。赤道半径24766千米,接近地球赤道半径的4倍,体积为地球的57倍,质量为地球的17.22倍。”

    “除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八大行星外,太阳系还有其它天体。”

    “比如小行星带,分布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间,距离太阳2.3au(1au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至3.3au的范围内。它被认为是受到木星的引力干扰而不能凝聚成型的失败行星,是太阳系形成时遗留下的物质。”

    “小行星带包含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颗直径过一公里的小天体。尽管这样,估计小行星带的总质量不会超过地球的千分之一。”

    “而处于海王星轨道更外的柯伊伯带是由大量碎屑组成,类似于小行星带,但是组成物体的主要成分是冰。它延伸在距离太阳30au至50au的空间之间,估计其间包含直径数百米到数千米的矮行星。”

    “估计柯伊伯带有100,000颗直径大于50公里的小天体,但柯伊伯带的总质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或甚至只有百分之一。主要天体有冥王星、鸟神星、创神星等。”

    “离散盘与柯伊伯带是重叠的,但是向外延伸至更远的空间。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过程中,因为海王星向外迁徙造成了引力扰动,一些天体从柯伊伯带被抛入反复不定的轨道中,从而形成了离散盘(天体)。”

    “阋神星是离散盘天体。它的质量比冥王星大25%,又与冥王星有相近的直径。它是已知矮行星中质量最大的天体。”

    “彗星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是太阳系

本章第2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