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什么问题?”
“首先第一个就是受众的问题,你整片戏都是以台北学校为背景的,这点就和《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一样的,甚至还不如它,因为你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学校里,如果以台北学校为背景,内地学生不太了解,多以缺少代入感。既然国内市场里内地是大头,你完全可以把背景换成内地高中,如果不了解,你完全可以去搞中国看看,甚至可以和他们一起学校一段时间。”
听见郭小羽的意见,张欣怡点了点头,说道:“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其他都是小问题,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受众面积太少了。”
“什么意思?”
郭小羽喝了一口水,慢慢说道:“你整部戏都是发生在校园里,与其说是一部青春校园片,不如说是一部毕业纪录片,这样拍下来的作品只有即将毕业的人才能找到感觉,像出了学校工作了几年的人就完全不会看这部电影的,因为完全没有代入感啊!”
“那怎么办?”
“很简单!”郭小羽说道:“我们用回忆的方式来展开,片尾再加上里面主要角色长大后的样子,至于长大后是好是坏就看你自己来写了,这样他不只是一部青春校园片,更是一部回忆片,大人们一看到就会回忆起自己的那个年代。”顿了顿,郭小羽继续说道:“其实你的问题归结出来就是一点……”
“你思考的方向错了。”
“嗯?”张欣怡显然没有搞明白郭小羽在说什么,抬起头,疑惑地看着郭小羽。
“你的思维还停在写出一个好剧本身上。”
“难道这样不对吗?”
“也不能说不对。”郭小羽解释道:“但是在这之前你必须弄明白,什么才叫一个好龗的剧本,在我看来好龗的剧本有三种,一种是拿奖的,一种是那票房的,最龗后一种就是两者皆收的。但是这三种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写出的剧本都是针对受众群体的。像你的这部戏显然推出市场不是为了拿什么大奖的,就是为了拿到更高的票房,所以你自然要扩大受众范围。而你的思维还是停在我写一个好剧本这个层面,如果你单纯的写剧本这样么有问题,但是你想让别人把你写的剧本拍下来,这样的思想就一定要纠正!”
郭小羽这一番话直接把张欣怡震在了原地,原来她一直以为自己挺厉害的,她看过不少剧本,她觉得有些还没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