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狐疑的目光,看向了那位一直在闲饮美酒的年轻谋士。
此前他已听闻,那诸葛卧龙不在襄阳,便猜测着刘备身边这位谋士是哪一位。
现下终于知晓其姓名,鲁肃却是一脸茫然陌生。
“萧和?萧伯温?”
“听刘玄德口气,此人似乎智计非同一般,竟能抵曹操百万雄兵?”
“可荆州之中,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鲁肃心中一连串疑问,上下打量着萧和,满眼猜测好奇。
萧和自然明白,鲁肃这是在质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这么一个不知哪里迸出来的新面孔,为何会被刘备吹上了天。
树大招风,本来他是不想太高调的。
可照现在这种情况,不高调一下怕是不行了。
“在下不过一山野闲人,子敬兄自然不知萧某之名。”
萧和先是自嘲一笑,尔后话锋一转:
“不过和对子敬兄可是神往已久,你为孙将军所献的那榻上策,实可谓成就大业之奇策,令和佩服不已呀。”
榻上策!
这三字一出,鲁肃骇然变色。
就知道,鲁肃“老实人”的形象是假的。
鲁肃这是在循循善诱,想诱使刘备主动提出与孙权联手,求着孙权发兵助战。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备对鲁肃是各种夸赞,又是上茶又是上酒,却只字不问鲁肃来意。
鲁肃等了半天,却没等到刘备主动询问,终于开始憋不住了。
于是干咳几声,问道:
“那曹操用兵如神,兵马又十倍于刘豫州,樊城只怕是危在旦昔呀。”
“倘使樊城有失,则襄阳定然势危,不知介时刘豫州有何打算?”
一旁静听的萧和,嘴角微微上扬。
“主公,咱们这是去哪里,这鱼我还没吃一口呢。”
“自然是去会一会那江东使者,鱼稍后再吃也不迟,我叫叔至他们捉十条送来便是。”
…
“我家孙将军本意是令肃来吊唁刘荆州,一并拜会刘豫州,却不想肃在江夏之时,得知曹操大军南下,襄阳剧变。”
“适才入城时,肃听闻曹操十五万大军饮马汉水,正猛攻樊城。”
刘备自然是以礼相待,一番客气话后,将鲁肃请入上座。
“备久闻子敬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