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很多人都会这样评价,如今招商局债务很低,而且业务还发展得不错,是国民政府的‘三大银行’以外的最重要企业。
而在一年半以前,招商局负债1700多万大洋,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仅每年的利息开支,就足以让招商局处于‘濒临倒闭’的状态。
而如今呢,招商局负债不到500万大洋,年利润在300万大洋以上,可谓绝对的超级企业。
“听说,陈光良先生在招商局一年半的时间,一分工资未要,而且还不得停下自己的生意,去打理招商局的业务。”
“可不是嘛,我也听说陈光良不仅变卖了地产业务,收缩了事业版图,为的就是管理招商局。”
“难怪陈先生要急流勇退,要是继续担任招商局总经理,那他也别想赚到钱了!”
“也算是好事。当初南鲸政府拿招商局的时候,仅用了三分之一不到的资金,好像也就300万大洋,就将股权全部换成官方资本(当时资产虽然有3300万,但负债也是1700多万,故净资产大概在1500多万)。”
“如今可好了,招商局一年的利润,就够收回成本了!”
与此同时。
让陈光良比较意外的是,孔祥熙并没有委派政府体系的官员,去担任招商局总经理,而是去游说刘鸿生继任招商局总经理。
这一招还是比较聪明的,倘若马上换成政府体系的官员,陈光良的一些措施能不能继续实行下去,这是一个未知数。
刘鸿生毕竟也是实业家,更能执行陈光良时期制定的策略,而且他早在一年半前,便被陈光良请来担任理事。
但可以想象到,刘鸿生也是被硬逼着担任招商局总经理,毕竟大家都明白——这个位置是赔钱赚吆喝,自己生意照顾不了,免费替国家工作。
时间匆匆,转眼三个月时间过去。
1934年6月中旬。
美国《白银收购法案》通过,主要内容是授权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直到白银价格达到每盎司1.29美元或者财政部储备的白银价值达到了黄金储备的1/3,在收购的过程中,财政部有广泛的自由斟酌权。
最近一年来,世界白银上涨,本身也是受美国的影响。
但美国的白银集团(七个州,掌握着七分之一的投票权),显然还不满足,要进一步推高世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