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陈光良在办公室里,接待了锦兴营业公司的孙春生。
孙春生是前几年仅次于陈光良的华资地产商,因为他跟风速度最快,陈光良发明‘租地、代建’模式,他差不多三个月后也开始;陈光良发明‘分层、分期’,孙春生也不到半年就卖出第一个楼盘。
因此,前世也就四百万身家的孙春生,这一世身家怕是得有七八百万。
而目前整个沪市的地产资产(地皮、物业等)的总价值是30亿,较几年前翻了一番左右。
孙春生开门见山的说道:“陈先生,我对长江地产旗下霞飞路的五十幢洋楼很感兴趣,价格方面我和林经理有谈过,接近谈拢的程度。另外一方面,我这次找你是希望获得平安银行的贷款!”
他了解陈光良,不太喜欢租赁物业,开发那么多洋房,手中留下的并不多。
与陈光良相反,孙春生虽然也卖出了一些洋房,但手中租赁的物业更多,很多他都是只租不卖,因为这样才能长期的获得收益。
陈光良问道:“你拿什么抵押?”
两人的交情不深,当然涉及如此大笔的贷款,抵押物自然很重要。
孙春生马上说道:“我能拿出两成出头的资金,余下的则打算贷款。平安银行若是能提供剩下八成的资金贷款,期限三年,我则以这五十幢洋房业权作为抵押。”
陈光良少做思考的说道:“至少得三成,剩下的七成可以考虑贷款给你!”
既然他知道孙春生要破产,自然首付款就要多要一成,这样孙春生破产也不亏。
其实,事前还有人表示很有兴趣,就是浙省兴业银行。
接下来,就看谁的条件好,自然就卖给谁。
其实如果浙省兴业银行的条件更好,陈光良自然更倾向这家企业,至少人家就算买高了,也不至于亏损和破产;反倒是孙春生,若是吃下这笔物业,怕是依旧避免不了破产的命运。
实际上,孙春生此时的债务情况还算不错,他毕竟‘分层分期’卖出一些楼,此时的财务情况实际不错。
这边。
孙春生见陈光良态度坚决,心知如此的物业,想要的人一定很多。说不定一些银行,人家根本不需要贷款,就能买下。
他便激进的说道:“没问题,首付三成可以。价格?”
陈光良说道:“价格就是260万,这个价格想要的人不止你一家。”
简单明了,本来是该和林鸿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