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魏王:把太子谋反的事情捅出来(2/6)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0章 魏王:把太子谋反的事情捅出来(2/6)

内,三权鼎立的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下,县令县尉县丞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腐败问题的出现。

    曾经县令一个人想怎样就怎样,现在则是三个人,贪腐的难度提高。

    况且,刑部跟大理寺单独成套的体系,使得县令,县尉,县丞形成了矛盾冲突,各有利益,很难说完全搞在一起。

    最为主要的是,这样的权力架构,毫无疑问使得朝廷的权力加强,皇权影响加大。

    唯一付出的是,更多的官职,更多的俸禄。

    但偏偏,太子这边的煤炭厂,给李世民带来了巨额的收入,又从根本上把俸禄的问题解决了。

    自然而然的,李世民就想把太子在辽东的新政,在大唐这边进行沿用。

    然而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模仿太子新政的事情,不能是由李世民自己提出来。

    他若提出,这像个什么样子。

    岂非是承认太子新政了。

    朕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是以李世民突发奇想,想到了李治这里。

    如果是李治提出来,这就不同了。

    李治显然是没能体会到父皇话里的深意。

    想了会后,迟疑道:“大兄的很好,我我觉得好。”

    历史上的李治,在定为太子后,李世民费尽心思去培养他,还给写下帝范。

    这个时候的李治,虽是有天赋,但在帝王术这块,并不熟悉。

    所谓帝王术,不仅仅是权衡之道,包括对政治制度的了解。

    李治这才刚看完大兄的政治改革,李世民要他一下子说出来什么见解,属实是有些为难了。

    不过李世民也并未是真的想他说出多少见解来。

    “你回去仔细想想,明日朝会时,再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李世民也没有太过于转弯抹角,直接就给点明了。

    李治还有些迷糊,但既然是父皇说了,自然就应了下来。

    事情结束后,李治告退。

    李世民看着李治的背影,微微摇头。

    心中下意识的将太子跟李治进行对比。

    人啊,就怕比。

    一比起来,差距就太大了。

    太子都在辽东实行新政了,可稚奴这边,却连新政的利弊都看不明白。

    青雀那边,大概也是如此吧。

    比来比去,最好的继承人人选,还是太子。



本章第2页/共6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