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纪昭抱拳作揖:“谨遵殿下吩咐。”
李承乾闻言,道:“若你能成此事,归来之际,孤授你东宫亲勋翊卫校尉之职,赏钱两万,田百亩。”
“此番行走,允你持孤太子令,非万不得已,不得使用。”
纪昭呼吸加粗,只感觉一股热气直冲脑门,当下磕首:“纪昭定不辜负殿下期望。”
从白身到正六品上的亲勋翊卫校尉,用一步登天形容不足为过。
这也是李承乾能给出的最高官职了,再高就要陛下任命盖印。
“下去吧,明日一早,带上你的心腹兄弟,尽快出发。”
“孤最多给你三十日,若完不成,便带着盘缠寻个地方讨生活去吧,也不必回长安了。”
纪昭感觉到了压力,但一想到校尉的官职,顿时就充满了干劲。
“是,殿下。”
李承乾想要兵权,但笼络将领这等手法过于低端,而且也不稳妥。
最好的办法,自是效仿当年李世民。
所以,他需要一场战争。
高丽,便是最好的对象。
亦是跟世家门阀的妥协。
“殿下今日,真是威风。”
唐朝的科举阅卷是开放式的,阅卷官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姓名。
所谓行卷,就是科举考试之前,是把以前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社会名流。
有了名声,考官看到这个名字才会知道是谁,就能加分。
不,他可是洛阳孙氏,虽比不上五姓七望,但也是正儿八经的豪族。
李世民不想废除行卷,糊名考吗。
不是不想,只是办不到而已,这也是臣权跟皇权相互之间的妥协。
比如这州府举荐的惩处。
李世民或许没想到,因为已经习惯了,但朝堂这么多臣子们,他们也没想到这里头的弊端吗。
不,恰恰相反,知道这个弊端的人很多,但他们不说。
所以谁能及第,谁该落榜,这就一目了然了。
比如第一任状元孙伏伽,他是寒门士族吗?
但不可否认,世家门阀在唐初仍然占据很大优势。
只是一招投行卷,就把选官的权力牢牢的控制在世家门阀的手里。
李世民是皇帝,圣人,但他不是真的圣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务都非常清晰透彻。
大唐的科举制度,虽然在隋朝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