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孤要编纂一书,名为天工开物(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四章:孤要编纂一书,名为天工开物(2/3)

下,让魏王前往封地,那孤自然无须行这商人之事。”

    继李承乾被说沉默后,张玄素也被说沉默了。

    太子如今的情况,身为少詹事的张玄素当然清楚。

    魏王党势大也是真的,可以说朝野上下,除了老臣支持太子外,其他人多已是入魏王麾下。

    张玄素能说服陛下,收回魏王不之官,跟其他皇子一样就藩吗?

    他当然是劝谏过陛下的,不只是他,多少朝廷重臣都因此事劝谏过陛下。

    但很显然,陛下并不会采纳。

    较真起来,这祸乱的根源,还真就不是因为太子,而是出在陛下身上。

    “殿下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崇贤馆了。”

    “魏王的文学馆,招纳了许多文士,为其出谋划策,编纂典籍。”

    “臣听闻太子早间校场演武,然如今天下升平,往后太子继承圣位,主在治国之道。”

    “此番太子赚取钱财之后,当多招纳贤才,或也可像魏王一般,编纂典籍。”

    张玄素已经没有最初那般强势了,但还是很记得他劝谏的方向。

    李承乾觉得应该给一些事情让张玄素去做。

    不然总是盯着自己,这里也说,那里也说,还真的很烦。

    思索后说道:“编纂典籍,张公说得在理,然效仿魏王,不过是拾人牙慧。”

    “孤这些时日,确有编纂典籍的想法,却不似魏王那般括地志。”

    “而是要将大唐百工之技艺,收录成册,编辑成典。”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古人种植粟米,水稻,历经多少年,而后懂得人耕,牛耕,播种,插秧,草长锄除,虫生火烧。”

    “汉初之际,人们使用竹简记事,直到造纸术的出现,当时纸贵,如今到我大唐,已然人人可用。”

    “另有百工之技,传承,改良,推成出新。”

    “如此技艺,何不记录成典籍,供给后人学习,在此间基础上,再行改良,创以新高?”

    “有此典籍,农夫能更好的种植,提高亩产。”

    “织布,染色,造纸,粹精,冶铸,舟车,锤锻,我大唐的百姓,可以学习各种技艺,得一技之长,便可养家糊口。”

    “从学到的技艺里,在经过不断的实践,从而发现更为便捷的方法,让我大唐文化,更为繁荣璀璨。”

    “这般典籍,张公你说,能比得过魏王的括地志吗!”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