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与表哥青梅竹马,自小就知道他的性子,儿媳不求他有大志向,这辈子能和表哥和和美美就行。”三夫人语带娇羞的道。
“那就多谢三弟替为兄尽孝了。”二老爷唐景瑜直接对自己三弟作揖一礼。
三老爷唐景瑞眼皮跳了跳,动作迅速的赶紧从座位上起开,回避了二哥的礼。
二人均在云山书院读书,每月月底休假三天。云山书院位于京都南郊,因书院建在云山半山腰而命名。
“给祖母请安”,两个峻拔的少年,一起给太夫人邵氏磕头请安。
太夫人见到两个孙子很是开心,一月不见,都长高了不少。晚间,荣国公夫妻、二房和三房夫妻,各自带着子女一起在松鹤院陪太夫人用膳,太夫人看着儿孙,喜不自胜,多吃了半碗饭。
“母亲,明天儿子和二弟不得闲,就让三弟护送你们去吧。”荣国公安排弟弟代替自己和二弟为母亲分忧。
“大哥,你放心,弟弟武功虽不及你,但也比一般宵小之辈强,多带几个护卫,绝对没问题。”唐三爷赶紧向大哥表态。
荣国公对自己这个不学无术的弟弟没有偏见,三弟虽不成才,但从没干过仗势欺人、偷鸡摸狗之事。平日里就是吃吃喝喝,在京都溜达着玩乐,左右家里也不缺那点银子。
“母亲每日的辛劳,女儿看在眼里,就每每告诫自己,以后不要成为这样子。”唐冰萱越说越是为母亲感到委屈,所以懂事后,为了母亲的笑颜,不得不逼着自己好好学习功课。
荣国公没有因为女儿的话生气,而是沉思了片刻,对女儿说:“你说的这些,为父理解了。但是,你总归要嫁人,不论什么人家,总会有各种琐事纷扰。”
“父亲放心,女儿还不想做姑子青灯古佛一辈子。女儿就是话赶话,刹不住嘴了”唐冰萱俏皮的向父亲笑弯了眼。
晚膳后,长辈们在东次间陪太夫人聊天喝茶,孙辈们就在东梢间三五成群的玩耍。
“今天天气不错,明天肯定也是个大晴天。正好小二和小三回来了,明个我带着这些孩儿们去西郊的清凉山踏青游玩。所幸在庄子里住几天,小二和小三后天直接从东郊回书院更近,就不必再回来折腾了。”
14岁的唐文允,子承父业,走文科的路子,考科举,已是秀才功名。
11岁的唐文柏,文不出众,武功也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