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是建安十三年的深冬。
刘备府邸墙角的旗帜,在凛冽的西北风中摇曳生姿。
此时刘禅已满周岁,日夜苦练之下,口齿日渐清晰,说话也顺畅了许多。
今日是难得的休息日,刘禅坐在高高的院墙上。
小小的身体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影子被拉得很长。
算算日子,那首闻名于后世的《短歌行》,应该快要被曹操创作出来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首诗词的中心思想是:对着美酒,伴随着歌舞,人生时间有限,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全文挺长的,刘禅只会背诵前四句,而且还是因为当年高考可能出填空题,他才背的。
曹操吟唱《短歌行》之后,应该还有个小插曲。
焦触和张南这两个降将,为了在曹操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不知深浅地赌上了他们的性命,甘愿“送死”。
再接下来……应该是诸葛亮借东风了吧?
可惜徐庶已经带领着三千曹兵踏上了前往散关的征程,否则必然要在华容道上把他截住。
至于曹操,此刻应该正让人加班加点打造连船的铁索。
最明显的是,徐庶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尤其是在得到顶级谋士诸葛亮之后,徐庶的才华与智谋在刘备眼中,已是可有可无了。
不同于刘备,尽管刘禅知晓三国接下来即将发生的种种大事件,但他仍然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
他需要这样一位智者作为自己的参谋,帮助自己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他知道,自己能“预知未来”,但并不是“全知全能”,仍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是他不知道的。
而徐庶,正是他探寻未知路上的一盏明灯。
穿越过来有段时间了,可他就很纳闷儿,为何始终无法掌握通过观察太阳来判断时间的方法,这让他很绝望啊。
又过了一会儿,刘禅心中开始泛起疑惑,为何赵云还不来?
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耽搁了吗?